院务公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院务公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MENU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分院概况
机构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机构设置
历史沿革
研发机构
分院系统院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院直接投资的控股企业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共建单位
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
院地合作
合作动态
科技动态
组织人事
工作动态
人事任免
继续教育
资料下载
院士风采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青年人才
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第一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第二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第三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第四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第五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第六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党组织机构
群团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基层党建
廉政建设
经验介绍
学习资源
人才培养
专题
科学普及
科普场馆
工作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院地合作
合作动态
科技动态
首页
>>
院地合作
>>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院地合作
合作动态
科技动态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活性的生物质碳负载Fe/Pt单原子双功能催化剂
撰稿: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1-01-19
【
大
中
小
】
单原子催化剂因其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量子尺寸效应和活性中心的配位不饱和构型而在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几年里,单原子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电解水和金属-空气电池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单原子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数量有限,催化剂合成过程相对复杂,并且大多数用于合成单原子催化剂载体的化学品价格昂贵、毒性大,严重限制了单原子催化剂的实际生产应用。同时,由于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这些具有高表面能的单原子在制备过程中也容易发生迁移和聚集。因此,探索环境友好、廉价且高效的载体以及高金属载量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对于合成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至关重要。
图
1
Fe
1
Pt
1
/NC
双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路径
图
2 Fe
1
Pt
1
/NC
和
Fe
1
/NC
的球差电镜和
EXAF表征图
近日,青岛能源所梁汉璞研究员带领的能源材料与纳米催化研究组,在利用可循环再生的生物质制备单原子的基础上
(
Carbon
, 2020, 157614-621.
DOI: 10.1016/j.carbon.2019.10.054
.)
,提出一种价格低廉、环保且可大规模生产的
Fe/Pt
双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图
1
)。该方法以富含铁的可再生生物质紫菜作为原材料,在不添加任何铁源的情况下,紫菜利用自身毛细管吸附作用吸收含氮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经过高温热解即可得
Fe-N-C
前驱体。之后,在水溶液中通过
Fe-N-C
的微孔捕获和氮锚定作用可以实现对
Pt
4+
的强锚定,从而得到
Fe/Pt
双单原子催化剂(
Fe
1
Pt
1
/NC
)。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结构,
Fe
和
Pt
的负载量分别高达
0.166 wt%
和
2.29 wt%
。经研究证明,第二种金属原子
Pt
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数量,
Fe
1
Pt
1
/NC
中的
Fe
和
Pt
均为单原子态(图
2
),以
FeN
4
和
PtN
4
的结构形成活性中心,使得催化剂具有优于
Fe-N-C
前驱体和商业
Pt/C
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和析氢反应的催化活性。该研究工作为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设计高活性的多功能单原子电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
《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杂志上
(
ACS Sustain. Chem. Eng.
2021
, 9
, 1
, 189–196.
DOI:
10.1021/acssuschemeng.0c06558
)
。
上述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基金,大连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科研创新基金,青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基金,大连化物所-青岛能源所两所融合项目基金以及中科院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研究院项目基金的支持。(文/图 曹莉娟 李文涛)
相关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suschemeng.0c06558
院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