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中国科学报】平台叠加,提速“蓝色征程”——中科院海洋所科技报国70年系列报道之十

撰稿: 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0-10-30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廖洋 

  看海,需要的是一种心情;探海,则需要的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既包含科学家们的使命与担当,更承载着几代海洋人的海洋强国信念。

  历经70年的风雨洗礼,几代中科院海洋所人传承跨越、锐意创新,用拳拳赤子之心一步步叩开海洋的“心扉”。

  如今,面向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需求,海洋所联合中科院内其他涉海研究所组建了一支海洋科考“集团军”,高效运行“四所十船三码头”科考船队,系统构建“四站四网”海洋观测网络,打造海洋大型仪器区域共享体系,建设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服务支撑,迸发创新火花,深耕蓝色国土。

  起航聚力,“集团军”从浅海走向大洋 

  “海洋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现场观测是基本手段,海洋科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离不开海洋科学观测的助力。”海洋所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刁新源说。

  1957年,海洋所成立科考船队,我国第一艘专业海洋调查船“金星”号投入使用。1958年,以海洋所为骨干力量开展了新中国首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为海洋科学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0年,排水量3324吨的 “科学一号”科考船正式服役,实现了中国海洋科学考察从近海走向远海。

  2006年,1000吨级近海科考船“科学三号”启用,海洋所组织开展中国近海开放共享航次,开创了科考船“共管、共用、专业运行”的新模式。

  2012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综合考察船“科学”号交付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我国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挺进大洋的强国梦想。

  2015年,中科院党组决定由海洋所牵头组建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统筹调配院内“科学”“实验”“探索”“创新”4个系列10艘科考船,建立了“四统一、三统筹、双闭环”的管理机制,形成了从海岸带、近海到深海大洋的谱系化科考能力,建成了全海域可达、全海深探测、全要素获取、全链条保障的综合探测体系,有力推动了中科院海洋科考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为全国的海洋科研力量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

  从“金星”号到“科学一号”,再到“科学”号,几代海洋所人秉承科学报国之志,怀揣探秘海洋之心,以对科学问题孜孜以求的态度,不畏风浪不惧险阻,乘风破浪耕海探洋。

  建站织网,打造立体化“透明海洋” 

  “想要深入了解海洋,除了科考船,更离不开与大海日夜厮守的海洋观测台站网络。如果说科考船是有目的地获取海洋某个区域的短期数据,海洋观测台站网络记录的则是长期、动态、实时的监测数据。”海洋所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主任于仁成说。野外台站网络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能为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手的数据。几代海洋所人通过建立野外台站,铺设观测网络,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地观测海洋、透视海洋,以期更准确地把握海洋的脉搏。

  如今,海洋所牵头建设的海洋大科学中心,通过整合胶州湾站、黄河口站、牟平站、长江口站以及黄海浮标观测网、东海浮标观测网、西太潜标观测网、环渤海陆海气环境立体观测网,构建了“四站四网”海洋观测网络,这是国际最大规模的“空天海地”一体化综合立体观测网络,布局从中国近海及邻近大洋正向大洋深处覆盖……

  “未来,利用野外台站观测网络,海洋科学将会从单纯科学研究转向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于仁成说。

  设备集群,海洋“核武”显威力 

  有了专业的科考船队和海洋观测网络,还不足以完全承担解析海洋的秘密,一定要有先进的实验仪器做强大的“武器支撑”。

  “各单位采购设备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中科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宋金明表示。基于此背景,在中科院部署下,2008年,中科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在青岛成立,海洋所是牵头单位。自此,具有海洋科学特色的集大型仪器、一流人才、重大任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研究实验集群初现端倪。

  当然,平台建设并非是简单的“拉郎配”,而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集约优势,从“多股绳”转变为“一根缆”,实现“1+1>2”的规模效益。

  如今,中心涵盖中科院7个研究所,构建了以青岛和广州为核心、“南北双核、五地七所”的海洋观测与室内分析测试共享体系,并面向国内外开放共享。近两年,中心年均共享机时超过 48 万小时,累计为 80余家院所、高校和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并连续两年在中央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获优秀。

  人工智能,打造“数字海洋”新高地 

  无论是劈波斩浪的科考船队,“空天海地一体化”观测网络,还是开放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最终都会以观测数据、模式数据、实验数据等形式呈现。

  “这就需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综合性海洋大数据中心。” 海洋所海洋大数据中心主任李富超说。

  早在2000年,海洋所就开始进行系统性的海洋科学数据库建设,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等5家单位建成青岛海洋科学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整合和共享。

  2018年中科院开始筹建海洋大科学中心,海洋所众望所归地整合相关资源成立海洋大数据中心,成为海洋大科学中心三个开放支撑平台之一。目前,该中心的数据资源量已近300TB。

  有了海量数据,如何将数据转化成产品发挥效能?李富超表示,这就离不开高性能计算平台保障。目前,中心的超算平台是中科院高性能计算环境青岛分中心,在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相关专项支持下,中心研发出了适合于海洋遥感映像的深度学习模型、CASEarth-Ocean数据可深化服务系统以及一系列高水平海洋数据产品,在海洋科学研究的“蓝色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相信在这些支撑平台叠加效应辐射下,海洋所在集聚优势创新团队,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创新,支撑重大科技任务实施和重大成果产出等方面将会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20-10-30 第3版 转移转化)